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五四青年寄语精神,深化“八八战略”内涵理解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近日,华策电影学院携手仁和街道办事处,成功举办了“文艺赋美·校地合作——表演专业实践成果走基层”活动。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,更标志着双方共建“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”正式启航,为校地合作注入了新活力。
校地携手,共育英才新基地
活动伊始,在仁和街道相关领导、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晓辉及华策电影学院副研究员、花园村文化特派员李立共同见证下,双方举行了“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”合同签订暨揭牌仪式。这一基地的建立,旨在贯彻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战略,探索校政联合培养传媒人才的新机制,通过共订目标、共建师资、共建课程、共建平台、共同教学,为学生提供稳定优质的实践平台,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精准对接。街道办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宣布活动正式启动。



青春绽放,舞台实践显担当
签约仪式后,由学院2024级表导演方向研究生刘璇担任总导演,带领2023级表演1班同学倾力呈现的实践成果汇报演出在仁和街道精彩上演。演出紧扣时代脉搏,聚焦民生百态,以精湛的演技和贴近生活的题材,为基层群众带来了一场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,充分展现了浙传学子的专业素养与青春担当。

小品《小区门口》

小品《交接》

小品《重金寻妈》

话剧《原野》片段

朗诵《我爱XXX》
本次活动由张晓辉副院长和李立副研究员牵头主持,表演系骨干教师、2023表演1班班主任徐禄老师负责具体演出工作,确保了活动的规范管理和安全有序。活动严格遵循“按需设项、据项组团”原则,内容与形式紧密贴合基层实际需求,力戒形式主义,是华策电影学院推动社会实践基地化、项目化管理的重要成果。

此次“文艺赋美·校地合作”活动的成功举办,是浙传华策电影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强化实践育人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。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实践机会,检验了学习成果,更让青春力量真正深入基层、服务人民,在了解国情社情中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。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的誓言,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。未来,依托新建的实践基地,双方的校地合作必将结出更多丰硕成果,为建设“诗画浙江”和美乡村持续贡献浙传智慧与力量。